丧葬习俗的起源

 

         今天我们常说,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的进程和规律,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是一个生命体不可改变的过程,是一种科学规律。然而,人类在童年阶段还不能从今天的科学角度去看待生老病死,他们依据自己的本能或有限的知识去认识生老病死,从而形成一些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文化。死亡便是最让原始人类恐惧、但又不得不随时面对的现象,由此也形成了非常个性化和有意义的文化。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统称的丧葬文化或丧葬习俗。

 

       一般人认为,丧葬习俗大都与信仰紧密相关。丧葬文化的形成,也包括丧葬习俗的不断演变,与人类的灵魂信仰密不可分。做梦是人在睡眠时的一种奇妙的现象人睡着后,完全停止了肉体的生命力和活动。然而就在这样一种状态中,人却可以完成甚至清醒时都无法完成的事情和各种愿望,比如进行战争、狩猎、捕鱼、采摘、管理,也可以从事各种娱乐活动,等等。这些本该在清醒时才能进行的事情或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情景,却在睡梦中轻而易举地变成了现实。而这一切并不依托肉体的自我,因为肉体的自我在做梦时没有任何作为。因此,古人相信,在冥之中有一种力量,一种看不见但却可以感受到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古人的信仰便是灵魂观念或灵魂信仰。

 

      古人相信,灵魂可以独立于肉体之外存在。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相信灵魂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可以通过巫医手指上的鱼钩将灵魂钩住。一个人如果生病了,并不是机体受到了病菌的侵袭,而是灵魂离开肉体的出走,只有手指上带着鱼钩的巫医才能将灵魂钩住送回病人的体内,身体才能复原。招魂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习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方。《楚辞》《招魂》中就反复出现“魂兮归来”这样的呼唤。中国许多地方的人都相信,一个人尤其是小孩生病,比如常见的头疼脑热等,是因为灵魂受到惊吓。因此可以由家长带着来野外叫魂,一边喊着小名,一边将魂魄引回孩子的身体。他们相信,生病就是魂魄离开了身体,古人认为灵魂与肉体是可以分离的。

 

 

殡葬文化